你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精品案例>>北京叠院儿

北京叠院儿

主创设计:韩文强

项目地址:北京西城区前门大栅栏排子胡同

设计单位:建筑营设计工作室

001沿街立面.jpg 

设计师的话
韩文强:传统院落改造中的变与不变
我做过一些四合院改造的项目,大部分属于传统元素或传统建筑的框架,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新需求,包括如何去运营这个空间,如何制造差异性来吸引人,如何去提升空间基本的质量,总之涉及到院落升级的问题。在改造时我们会想,在传统街区里四合院是以院落作为基础的,体现了传统的观念、礼仪和文化,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空间场景。其实从传统的四合院到大杂院,某种意义上也是由于生活需要所造成的庭院变体,而现在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、社会需求和城市环境,传统院落可以做更多的变化。所以不管是扭院儿还是叠院儿,做的都是庭院变体,让它有一种自由的,与身体和自然有关的尝试。更重要的是,没有两座完全一样的旧房子,需要细心发现其中有质量的部分,去做定制化的思考,围绕特定的限制条件做出反应。

叠院儿
叠院儿是另外一个院子,约600平方米。设计中考虑转换原有的庭院关系,希望把传统四合院落中递进的层次性体现出来。叠院儿的沿街外立面有些民国时期的感觉,改造之前房子只有一个空的木框架,我们首先让加建的或者改造之后的房子与外部的街道有个过渡,进入时有层层递进的关系。
这个院子原本是公共建筑,现在是一家无人管理酒店。酒店的公共空间所占比例很大,居住部分相对较小,这是因为业主希望有举办活动的场所。三排平行递进的房子,第一排主要是接待、办活动、餐厅、VIP室,还有办公室、各种设备库房和厨房。第一排房子是老的木结构,既不完全对称也做得比较粗糙,所以改造时只保留了一段,其它部分通过吊顶直接处理了,必要的地方进行加固。第二进完全是钢结构加透明玻璃,我希望能清透一些,中间做了一个水景庭院,围绕庭院的空间可以喝酒小聚,或者加一个隔断供居住的人使用,灵活区别功能上的需求。顶面采用镜面的效果,让光影有点变化。第三进一共有七间客房,二楼三间大一些,一楼根据柱距处理成四间客房,面积较小,有22平方米,四间客房都有独立的通道可进入前庭院。

叠院儿品鉴
陈亮:看了韩文强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,我想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。扭院儿这个老四合院改造的卫生间排水是如何处理的?
王燕:房子底下做了三个排污井,连接市政管网。

吕永中:扭院儿里一共可以住多少客人?

王燕:有三间卧室,因为有地暖,可以席地而睡,一共能住十几个人。南房作为厨房、餐厅,能坐20个人。扭墙背后有隐藏式的冰箱、手盆等厨房用物,客人可以在这里做饭,变成度假房。后面还有一个很小的库房,是储藏间、设备间。因为扭墙背后是犄角旮旯不好用,把卫生间放在那儿,实现了很大的功能利用。
朱爱霞:扭院儿也是无人管理吗?
王燕:有管家,需要时24小时随时出现。
韩文强:扭院儿比较简单,设计中保留院子的感觉是最重要的。把院子的感觉尽量向空间的内部延伸,这是基本的设计思路。
陈亮:在北京最核心的地段——前门,闹中取静,有现代感、空间感,是非常好的环境,对未来北京城市改造发展应该具有示范性或引导性。这和上海传统大都市很相似,但又有所不同。


吕永中:我在上海的时间比较长,上海有很多里弄改造成高档会所,这是由于土地和市场的不同。当然从园林或院落来说,上海和北京不太一样,上海更贴近自然,气候条件和生命性更强,变化更多,这是客观条件的问题。
新与旧是永恒的命题,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。今天的案例相对比较理性,也有感性的成分,扭就是有情感在这里。从表象来看,这两个院落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,扭院儿的处理方法让我有些吃惊,叠院儿是在老框架里加入新变化,在很短的进深里一层层地发生变化,像舞台一样,比较有层次感。院落,要有院,又要有落,落是要住进来,落下来。韩老师处理院落之间关系的方法更多是内外打通的传统方式,可开可合。因为空间比较小,通过变化让空间场景随着使用的状态像水一样转换,这是空间的空性和包容性。
我们都是学现代设计的,用现代设计的方式来看待事物。设计有几个层面,一是以西方的方式看西方;二是以西方的方式看东方;下一步可能就是 “东方的方式看东方”,是更未来的方式。我们对这片土地越来越关注,对人群的差异性越来越关注,差异性决定设计本身。所有虚拟的变化、天地的关系,实际上这是中国人的方式。我对有些细节比较挑剔,中国人的心理情绪分轻重和分量,那种感觉可能是现代主义里不大有的,跟人文有关系,跟这方土地有关系。我们对周遭很多恐惧,需要更多内部能量来支撑。西方和东方有不同的思维体系和目标,一个是向外的,一个是向心的;一个是求科学真理的,一个是求意境的,求是与不是之间的。

我稍微年长一些,客观来说,对玻璃这种比较强烈的材料有一种落不住的感觉,但是对年轻人来讲是好的。这个空间最安静的地方该落到哪里?可能真的跟人到一定年纪有关系,中国人讲风水也跟阅历、年纪有关系,到了一定程度多少有些经验积累。

朱爱霞:我跟吕老师很有同感,不同年龄段对一个空间、一个物件的感受都不一样。像我这个年龄,觉得比较厚重、庄重的东西才能守得住、沉下来。年轻时都追求过梦想、冲动过,经历了很多,阅历丰富了,这时就需要一个沉静的空间,能够思考。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,没有什么对与错。
20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读研,论文题目是《生活方式与室内设计》。那时我认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特别大,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地演绎、变化着。现在的“80后”“ 90后”,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,这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,不能去干预,所以不能只沉浸于自己年龄的喜好,还是要接受一些新的东西。
韩老师的设计确实能够引领现代新潮的设计价值观,非常适合年轻人分享和体验。在新旧结合方面,做得非常好,四合院改造能够让旧建筑产生新的活力,必须注入新的内容、新的内涵。这个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人服务,应该考虑空间的用途,人在空间中的体验,人的审美需求,现代人越来越讲求生活品质,对新鲜事物、文化内涵、环境要求特别高,设计师也应该跟着时代的变迁转变自己的观念。
扭院儿和叠院儿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价值体现,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纪较大的人,都能接受。它更是开放的空间,给人友好、包容的感觉,让人觉得在里面很舒服、放松。
从建筑的布局、院落的架构以及扭院儿的彩画,既看到过去四合院的影子,又感受到现代人在这里生活的体验,是现代社会中四合院改造的新方式、新内容的体现,我赞赏对这两个院子的定位和设计。
四合院的空间不大,但它的影响力挺大的。无人化的管理是比较新的理念,网上有很多评论、感受,不仅体现了对四合院的留恋、情结,也是一个对外的文化窗口,外国人可以感受我们的文化,会客厅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。

崔笑声:未来空间改造的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的方向,这是一个系统问题,比如说策划、运营、管理、改造以及后期经营问题,从整个产品生产的思路做新形式下的空间改造。
空间设计手法相对西方一些,功能、形态、使用方式上植入了新的东西,新旧产生对比。扭院儿新植入的景观地面,扭出来的富余空间满足了厨房、厕所的功能。叠院儿的玻璃运用,韩老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,这非常符合时代,尤其是“85后”消费人群的生活方式。从我的解读上,是要以类似于房子的影子或者魅影的方式,使看起来很虚、似乎不存在的老房子,做出新的空间,设计思路有点像吉冈德仁在京都的一个院子做的玻璃亭子。这种设计手法在空间中植入了一个时代的影子,观念性是蛮强的。如果把韩老师的作品当成文章去读,可以读到一些手法和特征,阅读结构很清楚;而且需要去展览,加重切口,需要切口和投影的关系要对应,他有自己的办法。
这个改造是从内部空间来考虑,更是从人的角度和情感的角度来考虑。在设计时讲究场地,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东西,韩老师非常认真地找到每个场地不同的特点。真实的设计不仅指设计师的设计,从曲廊院到扭院儿、叠院儿,我能读到韩老师设计贯穿的一个基因,这个基因在不同场地使用时还会再有一些变化。

王燕:韩老师当初做大栅栏片区改造理解时,讲到大栅栏是历史上官商富贾、三教九流的混住之地,项目名为隐世,隐于市井当中,在出世和入世之间不断地切换,在自我和他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。我们借由隐世的内核,同时结合片区有机更新的改造,做了隐世Hutel的概念,也就是Hutong加Hotel。这个Hutel更像是一个优雅的容器,将破旧、闲置、废弃的院落,通过在地设计和运营结合。当Hutel一个个院子形成片以后,所带来的影响力是社区结构的重新建造,这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街区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的生命力。
它在产业模式上有创新性,变成体验性、场景性的产品,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场景化的产品。商务客人要求私密性,我们可以提供迸发其商业思维的幽静环境;对于个人记忆感、仪式感的日子,我们提供场景化的产品恰恰吸引并满足用户,所以它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就回归到韩老师说到的,近取住身、远取住屋的重构,建筑从内到外是幸福、欢快、愉悦的。

陈亮:我说三点。第一,设计师营造一种空间氛围的巧妙性,让人感觉到还是用心了,是带着情感来做的,内涵的东西在里面。第二,好的设计是要产业的支撑才有生命力,要有运营模式运作这个事。第三,这个项目超越了现有传统资本和设计运作的模式,采用互联网这个非常新颖的模式,这也是未来设计要探讨的方式。以后设计师被资本控制了,在互联网形成一个个所谓的产品,这也是大势所趋。“80后”“90后”会慢慢熟悉这种方式,以后拿着手机可以在网上选韩老师的菜单,这种众筹的方式,没有让国家多投资,也没有让投资人花冤枉钱,最后很多人在项目里体验到乐趣。这是经营自己的项目,实际上也是对未来的探讨,值得借鉴。

韩文强:有的建筑师,像卒姆托,从家具到门窗、房子都可以自己做出来,自然就会沉淀那些物质,重新变成一种张力,带给人更强的感受。从设计角度讲,我一直渴望增加空间的这种感受力。四合院本身是一个感受力密集的场所,有很多人生活,有历史痕迹。我也做一些中小尺度的建筑设计,包括空间改造设计,我觉得当代对于很多传统的事情定义是模糊的,如果根据既有的定义去实施,两个关系不是那么牢固,反而需要一些包容性非常强的空间,满足各种各样活动需要的空间和不同的业态,这样空间会更有活力。

吕永中:半木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

崔笑声: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

陈亮: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

朱爱霞:北京清水爱派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

王燕:隐世Hutel·扭院儿·叠院儿创始人

韩文强: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

 

 

 

相关资讯

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
×